新版基药目录将近?企业如何应对

01

基药目录依旧在路上,明年可能有动作

产品准入包含集采、医保、基药、地方的慢特病、基层用药等目录准入、身份准入。

其中,基药这个必将影响大部分企业未来至少3-5年的事项一直在路上。

医药改革以来,10年,医药营销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药人先后经历了两票制,实现财税合规;4+7到第九批国采,一次又一次应接不暇的省级、联盟采购;经历了医保从常规准入到谈判/竞价准入;价格联动、医保信息系统全网打通,以及随之而来的透明化、无死角对企业营销能力的真正考验。

2018版基药目录落地至今已有5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也有2年多;今年5月全国卫生健康药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围绕基本药物、短缺药品、儿童药品、药品使用监测、临床综合评价等工作,推进药品供应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按照目前基药目录调整的正常流程来看,2021年的基药目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可能会重新发布。

依据从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发布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再到遴选、评审和颁布新的基药目录所需的时间推算,如果今年内征求意见稿有相关消息,基本药物目录的正式露面最快也可能是在明年的5、6月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医药企业目前可以按照政策的要求及可靠的趋势判断做一些产品战略规划。

02

基药目录调整对药企的启示

一、基药目录调整会充分听取各领域专家意见,对市场推广的启示?

1、复盘2018年基药目录调整,中评中,西评西,会从相关学会中随机抽取遴选及评审专家,这时,显然专家对于品牌的认知就很关键了。

一方面市场部对于KOL维护工作的重心需要权衡,尤其是中药企业,过去的市场推广大多是中药西推,无形中弱化了中医药的特点优势,另一方面出于营销的诉求,中药推广也更偏重西医院及西医师,这是不对的。

未来:

(1)守正创新、回归价值的品牌营销需要:站位中医药才能振兴中药,只有中医药相关的专家才能真正站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下阐述其优势所在。

让其成为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智囊团、顾问、见证者、参与者,尤其是头部专家,充分挖掘产品的价值,是品牌营销的需要也是产品准入的需要。

市场部后续要做的是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优势利用病证症的对应关系用西医能听得懂的话术说明白,解决这一临床推广矛盾,再结合实际的临床获益实现中医药理论阐述到结果的闭环。这才是价值回归驱动营销的必然之路,产品准入的诉求与市场部的营销规划诉求不冲突。

(2)产品准入不仅仅是政府事务的事,而是整个营销体系甚至研发制造体系的事。

这一点现在体现的还不突出,在将来会越来越突出,从独家品种的VBP落地、医保目录调整(谈判调入和潜在的常规调出)、基药动态调整等整体来看,未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将成为药品准入各种目录、包括市场准入在内的重要影响权重项。

因为临床综合评价不论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南》看,还是各个产品准入相关的目录看,“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已经在制度上成为很重要的权重项,至于最终在什么时候真正发挥他的效能,以及在各个目录准入上的效能大小还得看政策的推进力度及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成熟程度。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的牵头单位企业应保持持续的沟通,从而按照政策要求去尽可能的通过品牌传播将产品在6维度的优势尽可能的呈现。另外,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要发挥中医科学院的引领作用,其中国家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的主要功能就是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合理客观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升中医药临床证据支持决策的能力。

二、基药目录调整会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药品使用监测和临床综合评价;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因素确定,对药物警戒、医学研究的启示?

一般来讲,一款上市前药品立项时,其主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是上市后产品准入的可能性及时间周期,一个新上市药品大准入的步骤一般来讲是:

医保谈判准入谈判目录→由谈判目录转常规目录→准入基药目录→VBP。医保准入最看重的是经济性(经济性>安全性>有效性>其他维度);基药最看重的则是安全性是基础,有效性是根本(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其他维度)。上市后药品不再赘述。

安全性评价主要参考的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因此药物警戒部门在与药监部门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沟通时如遇到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事件/反应时,一定要具备极高的敏感性,审慎处理,从溯源高效处理,起码确保本不属于本产品的不良反应能够明确界定,可以说清楚的尽量不要留疑问。

循证研究中也是一样,当研究中出现安全性相关的结论时,一定要慎重对待,不要为了一篇paper让公司的产品出现战略层面大的影响。

上市后药品的循证医学研究一定切记,从事医学研究的同仁对于临床综合评价指南有足够深刻的认知,贯穿到整个产品上市前后的医学研究策略、医学研究设计当中去。

三、基药目录动态调整对于营销中心的启示?

产品准入直接决定产品生命周期走向,需要在优先级上排第一,营销中心需要在部门协作机制、管理权限、绩效考核上充分考虑其价值意义,日常工作中提高各部门的认知格局,在协作上充分支持其践行落实,因为产品准入工作只做好政务沟通的时代在逐步淡化,上市前药品的评价肯定是药学专家为大权重,上市后药品的评价肯定是临床专家为大权重。

从战术上做好及时应对的同时,充分尊重政策价值导向的趋势,做好产品准入战略规划,是四驾马车的事:准入、医学、市场、销售。并持续在每个营销周期内复盘纠偏,将其真正落实到理念及日常工作中去。

本文转载自赛柏蓝

免责声明

本文系转载,仅做分享之用,不代表平台观点。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处理。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Sometimes, we are not waiting for somebody or something. We are waiting to be changed as time goes by.
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在等什么人或什么事。我们只是在静待岁月改变自己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