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拜耳,一家在医疗健康、农业领域多元布局的跨国巨头形象就会浮于眼前。不过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拜耳凭借百年研发经验缔造的处方药创新家底,例如“老一代”经典药物阿司匹林、抗凝药物利伐沙班片,以及建立眼底病治疗“金标准”的阿柏西普。坐拥好产品固然能驱动业绩高速增长,但囿于专利悬崖,制药企业都会未雨绸缪地布局规划,不断推陈出新。拜耳同样如此,在老一代产品夯实的创新基因下,十多年来一直不断加码研发,押注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细胞基因疗法(CGT)、精准医学等新兴技术和概念,推进处方药业务全面“进化”,进一步巩固肿瘤、心血管、眼科、女性健康等疾病领域的竞争壁垒。
近十年拜耳处方药研发投入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根据拜耳财报整理
近几十年,受益于基础研究的突破以及创新技术的融入,各类疾病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不可否认,特定时期诞生的创新产品以颠覆性疗效革新了传统治疗手段,推动着疾病临床治疗水平的提升,但随之而来也掀起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从群雄四起的I-O时代到风靡世界的ADC、GLP-1……几乎每一个热点出现后,全球范围内都会迅速出现同靶点或者作用机制的过度扎堆。
站在行业风口前,尤其是在几乎每家制药巨擎都有一个“GLP”或“ADC”梦而急速布局时,拜耳在创新产品管线铺设方面则显得十分审慎,鲜有追捧同质化靶点或者盲目跟从行业风口,而是笃定布局核药、细胞基因疗法等前沿科技。
放射性核素疗法:核药中的ADC
谈及“核医学”,公众印象大多停留在医学影像、放射疗法等使用场景。实际上,“核素”正在以更创新的形式被广泛运用于肿瘤治疗,其中核素靶向疗法因其具备更佳的靶向性、良好的安全性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核素肿瘤治疗方向之一。
而在十年前核药还是相对“冷门”的时候,国内外企业并未在此停留太多关注。拜耳却是“特立独行”的存在,早在2014年就斥资26亿美元收购Algeta,囊获了已上市核药氯化镭[223Ra]注射液。
氯化镭[223Ra]注射液是全球首款α粒子放射性药物,于2013年获FDA批准上市,用于伴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氯化镭[223Ra]注射液的上市不仅将靶向放射性疗法的商业价值提升到了新高度,也推动着治疗用核药整个赛道的发展。
2021年,氯化镭[223Ra]在中国上市。彼时,核药赛道投融资交易迎来了一波热潮,而后阿斯利康、默沙东、强生等MNC就通过股权投资以及技术引进等多种方式切入了这一赛道。2023年,在全球医药环境整体低迷的大背景下,核药赛道仍在持续升温,几乎所有制药巨头都在抢滩布局,更加凸显出核药的巨大潜力和开发价值。而近几年频繁发生的交易合作进一步佐证了拜耳的眼光。
2023年以来制药巨头的核药交易项目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众所周知,ADC已成为继PD-1/PD-L1药物后又一现象级风口。催生的“万物皆可偶联”概念也在行业内盛行,RDC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核素靶向疗法延伸的创新药物类型。站在新的机遇前,已在核药领域沉淀一定开发经验的拜耳自然不愿错过。2021年收购Noria Therapeutics和PSMA Therapeutics后,拜耳就迅速搭建起Ac-225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素产品管线。截至2023年6月,9款候选药物串起了拜耳RDC管线,其中具备first-in-class以及best-in-class双重潜质的候选药物BAY 3546828已于2023年9月启动治疗前列腺癌的I期研究。回过头来看,从抢占先机躬身入局,到灵活押注RDC并规划出丰富的产品管线,拜耳实际上已经站上了新的行业风口。细胞基因疗法:引领疾病走向“治愈”在引领疾病走向“治愈”的创新药物开发征程中,细胞基因疗法、再生医学、AI制药、小核酸疗法等前沿赛道百花齐放,释放出巨大的临床价值。这其中,细胞基因疗法俨然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由于其能从源头修正个体基因异常表达而具备治愈疾病的潜力,因此被赋予了极高的期许。目前数十款治疗肿瘤、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的细胞基因疗法疗法已陆续获批上市。与此同时,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等领域的在研产品也开始崭露头角。拜耳对于这类可能影响人类未来健康管理的变革性疗法青睐有加。近几年内,拜耳陆续为建立细胞基因治疗平台投资超过35亿欧元,包括收购BlueRock进军iPSC(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领域、收购基因治疗领军企业AskBio,以及与诺奖得主公司Mammoth合作开发体内基因编辑疗法。
拜耳陆续为建立细胞基因治疗平台投资超过35亿欧元,包括收购BlueRock
多方力量的聚合下,拜耳为打磨出细胞和基因疗法开发能力已经备足了“弹药”。截至2023年10月,依托该平台拜耳已推出9款细胞和基因疗法候选药,适应症覆盖帕金森病、庞贝病、亨廷顿舞蹈病、心衰等疾病。回归临床实际,经此平台孵化的创新成果也不断释放优质属性。2023年6月,针对帕金森病的细胞疗法获得了安全性、细胞存活和植入的早期证据,为启动下一阶段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今年初,另一款治疗帕金森病的基因疗法AB-1005在I期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预计上半年启动II期研究。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慢病群体的增加,如何进一步挖掘更多潜在可获益群体,并不断提高他们的获益上限仍是制药界不懈的追求。在此背景下,精准医疗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也被认为是创造更多疾病治愈可能的重要途径。为此,除了细胞基因疗法,拜耳也期待通过瞄准高价值“不可成药”靶点,为致命性癌症和免疫性疾病开发精准疗法。基于这一逻辑,2022年,拜耳耗资1.4亿美元,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剑桥市中心建立拜耳新研究与创新中心(BRIC),成为拜耳精准分子肿瘤学研究团队驻地。这家重要的创新中心促进了拜耳与博德研究所(the Board Institute,隶属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等机构的合作。此外,拜耳以15亿美元收购了优质的化学蛋白质组学平台Vividion Therapeutics,重点项目包括多个精准肿瘤学靶点以及精准免疫学靶点。这些努力预计从源头上,为其避免了靶点扎堆以及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纵览拜耳近些年的重大投资项目,大多都是关乎前沿科技,无论是细胞和基因疗法、放射性药物,还是精准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业务布局,都是拜耳大举进发的方向,而这背后也折射出拜耳期望给患者带来变革性治疗方案的愿景。坐拥多款潜在“重磅炸弹”,致力培育“经典”产品前沿技术,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创新药物的开发,最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这也是包括拜耳在内的制药巨头大力投入研发的初心。对初心的坚守也驱动拜耳源源不断地为肿瘤、心血管、眼科、女性健康等疾病患者输送极具创新的产品,除了老一代经典药物,新一代创新药正慢慢崛起。凭借两款划时代产品索拉非尼与瑞戈非尼成为肝癌领域领军企业的拜耳,如今正在壮大肿瘤学优势,前列腺癌是其重点突破的切入口。前列腺癌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恶性肿瘤,大多患者初诊时就已处于晚期阶段。尽管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但长期存活中容易发生转移,因此把握时机并提前干预变得至关重要。拜耳推出的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i)达罗他胺在前列腺癌非转移和转移两大阶段均有适应症获批。针对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达罗他胺能够将患者中位无转移生存期延长至40.4个月,降低死亡风险31%,是首个且目前唯一超过30%的新型ARi。而对于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达罗他胺依然释放出巨大的治疗潜质,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的同时,也能延缓疾病进展。ARASENS研究显示,达罗他胺联合方案可以深度降低mHSPC患者PSA水平达99.7%,降低死亡风险32%。达罗他胺在更早期治疗场景中显露的临床价值无疑为其覆盖更广泛前列腺癌患者留足想象空间。拜耳在心血管领域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众所周知,利伐沙班目前是拜耳在心血管领域的拳头产品。据统计,利伐沙班累计为拜耳贡献超350亿欧元营收。但是面对后来者的竞争,拜耳正为心血管业务寻找下一个支撑。新型口服的凝血因子XIa抑制剂asundexian是拜耳潜心推出的下一代产品。此前,这款候选药物在预防有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发生卒中或体循环栓塞的III期OCEANIC-AF研究中因疗效不足而被终止。不过,这并没有对治疗卒中以及不符合口服抗凝药治疗条件的房颤患者的III期临床产生影响,目前这两项研究均在推进中。非奈利酮也是一款颇具潜力的产品,预计将推动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病治疗变革。此前,该产品已从III期FIDELIO-DKD和FIGARO-DKD研究获得了非常扎实的心肾获益证据,顺利扩展至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早期阶段,而其于射血分数保留型症状性心衰、非糖尿病相关病因慢性肾病以及蛋白尿严重慢性肾病的临床研究也在同步开展中。拜耳的另一优势业务在眼科领域,其畅销药阿柏西普已凭借出色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在眼底新生血管疾病实现了“大满贯”,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疾病治疗“金标准”。上市十多年,阿柏西普依然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拜耳近期推出的阿柏西普8mg版本不仅在治疗效果上不落后于2mg规格,因其有着5个月一次的超长治疗间隔,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用药负担。2023年,阿柏西普8mg已陆续进入美国、欧盟、日本市场,2024年伊始其于中国的上市申请也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受理,不久将惠及中国患者。在其引以为豪的领先业务——女性健康领域,拜耳则提供了从避孕、治疗到更年期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今年初,该领域涌现的新力量也迎来了突破,first-in-class药物elinzanetant在治疗女性绝经相关中度至重度血管舒缩症状(VMS)的两项关键性III期临床研究OASIS 1和2中取得了全面成功,能够显著降低VMS发生频率以及严重程度。据公开消息,第3项III期研究OASIS 3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公布,届时拜耳将尽快向监管机构递交上市申请。诚然,如此庞大的创新药阵容已经成为拜耳处方药的创新支柱,但为了保证创新的可持续性,拜耳向外摄取创新活力的同时,也全力赋能外源创新的发展,其中对中国创新药开发的助力尤为明显。一直以来,拜耳都积极融入中国本土创新的培育中,不仅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学府建立深厚合作,助力源头创新的挖掘和成果转化;同时也与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共建拜耳Co.Lab共创平台,帮扶本地初创企业成长。就在上月,拜耳、RTW投资公司还对箕星药业进行了股权投资,这也让拜耳获得了箕星在心血管和眼科领域产品线商业化权益的优先谈判权。从源头创新的发现,到企业的成长以及产品的商业化,拜耳正尽力将自身的创新优势辐射到中国新药开发全产业链。总结现如今,创新疗法、前沿技术爆发,与时俱进或将为企业打开更多市场空间。身处新时代浪潮,拜耳立足变革性疗法这一导向,提前锁定技术和赛道,精准布局。内外创新持续赋能下,拜耳已经构筑了多元化的产品矩阵,为其处方药业务不断加固护城河,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可能。
Copyright © 2024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