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糖尿病肾损伤(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副反应之一,由此导致肾小球的硬化(肾脏纤维化)。已成为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死亡率风险较高,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DN的临床特征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贫血、渐进性肾功能损害。据统计,约有2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成DN。糖尿病肾病伴随严重肾损害的同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且病程具有渐进性和不可逆性,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是临床较为棘手的医学难题。
迄今为止,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重在预防,强调早期干预。
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控制血糖、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其疗效不理想,不能有效阻止患者病情进行性恶化,直至肾衰亡。临床上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干预DN安全有效新方法。
近年来研究表明干细胞疗法对肾小球损伤和肾小管间质病变部位具有积极修复的作用,干细胞因具有减轻炎症反应、再生胰岛β细胞/肾细胞、修复肾损伤部位和控制血糖等作用而被科学家广泛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中。
干细胞疗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修复作用
向肾组织细胞分化
干细胞(MSC)有高度的自我复制能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特定微环境下能多向分化。Kale等人认为,肾组织损伤后移植干细胞有促进向肾脏内转移并定向修复肾脏的作用,具有向肾组织分化的特性,参与多种细胞再生及组织损伤的修复。
调节炎症细胞浸润
慢性炎症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而MSC能够通过改善全身和肾脏局部炎症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体外研究则证实MSC能够减少高血糖条件下近端肾管上皮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MSC能够显著减少肾脏和血液循环中白细胞介素16 的表达,改善全身和肾脏炎症。
抗纤维化
糖尿病肾损伤中肾脏的纤维化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肾细胞表型的促纤维化改变有关。干细胞降低促纤维化分子的表达水平,使得I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减少,显著改善肾脏纤维化。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案例
案例一:
对66名受试者(糖尿病病程5—22年)开展干细胞疗法,患者使用静脉输注的方式,干预后定期对受试者进行观察测量:
两周后:
受试者血β2微球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尿蛋白等生化指标下降明显;
3个月后:
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由8.6(均值)降至6.1(均值);
4个月后:
受试者空腹血糖由9.4(均值)降至5.9(均值),基础C肽有所上升。
临床案例结果证实了干细胞疗法能显著改善肾脏各生化指标,修复肾脏功能,延缓肾脏进行性损伤。
案例二:
2016年4月研究人员对15例DN患者,男8例,女7例 ;年龄(46.40 ± 8.91)岁,经外周静脉移植干细胞干预DN,与传统干预方法比较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以及改善患者肾功能;及控制舒张压、尿素氮、血清肌酐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因此,干细胞疗法改善患者肾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机制作用:
是在体内分化为胰岛细胞或促进胰腺内源性胰岛细胞再生,同时可分化为多种肾脏细胞 , 包括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促进肾脏结构和功能恢复。其次通过旁分泌/内分泌营养性生长因子,调节免疫反应,最终促进肾脏修复,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
案例三:
2014年9月研究人员开展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研究,经过干细胞疗法干预后,结果证实,其中7例患者使用胰岛素剂量减少≥50%,3例患者完全脱离胰岛素干预。
临床研究:
同年,研究人员又运用干细胞疗法开展了18例该病临床研究,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证实干细胞移植干预糖尿病安全性较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临床试验获国家政策支持
我国目前已开展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基于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耐受性,以及对糖尿病肾损伤患者的疗效。2017年-2018年,我国通过了3项干细胞针对肾损伤的相关研究,国拨5452万经费供科研,项目涉及肾脏细胞的再生与干细胞疗法在肾损伤的临床研究等。
综上所述,干细胞疗法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肾组织微环境中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尿蛋白,促进损伤肾脏细胞修复,达到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目的。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注:本公众号所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旨在知识分享,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18210510365)删除!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或支持其观点。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