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trons AI颠覆实验室自动化:零代码操作移液工作站,合成生物学研发效率提升300%

  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一场由AI驱动的自动化革命正在加速渗透。近日,全球开源实验室自动化领导者Opentrons正式推出AI智能控制平台,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彻底消除编程门槛,让科学家通过语音指令直接操控移液工作站等高精度设备。该技术已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机构的药物递送、高通量筛选中实现规模化落地。

  一、破局自动化“高门槛”痛点

  据行业调研显示,全球科学家与自动化设备比例仅为10:1,传统移液工作站等设备长期受困于两大瓶颈:一是依赖专业编程人员配置复杂实验协议,二是封闭式硬件系统难以适配创新实验场景。“当团队需要优化光催化反应条件时,往往要耗费数周编写设备控制代码。”浙江大学某合成生物学团队负责人指出。这种现象直接导致近70%的实验室仍依赖人工操作,严重制约了药物递送、抗体筛选、蛋白组学分析、类器官构建等关键研究的进程。

  二、三大技术重构自动化范式

  Opentrons AI的突破性在于构建了深度适配实验场景的智能中枢:

  1、自然语言协议生成:科学家直接输入“将A板样品转移至B板,37℃震荡孵育30分钟”等指令,系统自动生成可执行代码,并完成移液工作站路径规划

  2、云端仿真预演: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预测试验冲突,将实验失败率降低60%

  3、模块化硬件生态:开源API支持无缝扩展PCR热循环、磁力架等模块,满足合成生物学、高通量蛋白组学、标准化类器官构建等复杂工作流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其底层算法基于实验室场景专项训练的Claude3.7大模型,已覆盖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类器官培养与分析等8大领域的协议库,预置超千种高通量筛选方案,包括复杂样本的蛋白组学预处理和高通量类器官构建。

  三、顶尖实验室验证效能跃升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实证研究中,该平台仅用4分钟就精准复现了诺奖级实验流程,成果荣登《Nature》封面。“我们现在每天通过语音指令调度移液工作站完成3000+次精准移液。”项目负责人Gabe Gomes表示。

  同样取得突破的还有德克萨斯大学医学分校的疫苗研发团队。通过Opentrons Flex设备与AI系统的深度耦合,其药物递送实验通量提升3倍,研发周期压缩50%以上。

  国内标杆案例来自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据《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论文显示,该校利用GPT-4框架驱动Opentrons移液工作站,为自动化化学合成树立新范式。

  四、开放生态加速产业渗透

  “让每个科学家拥有10台机器人不是愿景,而是可量化的技术演进路径。”Opentrons全国销售总监原菲在近期研讨会上透露,其开源硬件生态已覆盖全球超10,000台设备。

  当“零代码”操作成为科研基础设施,那些曾被编程门槛阻挡的创新力量,正在打开精准医疗、深度蛋白组学研究、规模化类器官应用与合成生物学的新可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No one can change another. But one can be the reason for another to change.
没人能改变另一个人,但是某个人能成为一个人改变的原因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