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营商环境受青睐 中瑞企业达成生物医药新合作 | 北京经济新航标

开栏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

当前,全市上下正开足马力,力争经济“开门红”。即日起,北京青年报客户端推出“北京经济新航标”专栏,从北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营商环境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消费市场变化等入手,深入挖掘北京经济新亮点,展现北京经济活力和新增长力,展示北京高质量发展成就。

2月17日,由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与瑞士赛德思集团联合相关区共同主办的“中瑞企业投资合作交流会”在北京举办,这也是春节后北京地区首个涉外投资交流活动。该活动聚焦两地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投资合作,通过搭建国际化的合作平台,推动两地产业合作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活动期间,北京达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瑞士Orexa、英国Kadence Bio等三家企业与赛德思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20余家瑞士企业组团来京参会

今年正值中瑞两国建交75周年,自2016年中瑞两国建立中瑞创新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第6大贸易伙伴国和在欧洲重要的技术引进来源国,中国是瑞士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中瑞年贸易规模近600亿美元。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党组书记孙尧表介绍,瑞士是与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瑞士也是北京对外合作的重要国家,1998-2024年瑞士在京累计设立企业246家。近五年(2020-2024年)瑞士企业在北京累计投资额达1.36亿美元;瑞士在京新设外资企业22家。

以北京朝阳区为例,20世纪90年代开始,雀巢、ABB等知名瑞士企业就已经在该区域落地生根。

在交流会现场,瑞士全球性金融集团赛德思集团董事长王雷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集团亚太区总部落户在朝阳区,在中国经营业务已超15年。北京是一座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相关政策非常周到,感觉自己就是朝阳大家庭的一员。“今年是中瑞建交75周年,此次活动的举办恰逢其时,我们都很高兴来到这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互动。”

瑞士和北京在制药与生物科技、金融、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和通信等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据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从特点上来看,本次活动聚焦中瑞重点产业领域,促进双方互利合作。瑞士在靶向治疗、基因技术等领域全球领先;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元,双方产业互补优势明显。瑞士高增长型生物医药企业组团参会,紧紧抓住北京发展新机遇。活动定向吸引中瑞两国80余家相关领域企业参会,其中20余家优质瑞士企业组团专程来京参会,这些企业与北京的本土企业在研发、生产、市场拓展等方面互补性强,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点赞北京国际营商环境

作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北京的国际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活动以“政策+产业+资本”的联动形式,从研发到产业化全面对接。不仅有北京市科委、药监局等部门详细解读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则。朝阳、海淀、门头沟等区结合各自产业特色和政策环境进行了推介。

朝阳区副区长陈黛介绍,截至2024年底,朝阳区共有80家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来源地为瑞士,注册资本达到12.3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12亿美元(累计实到外资金额6.6亿美元)。

陈黛表示,朝阳区正在加快建设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区,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制度,获评全市首个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基层联络点。

国际化可谓是朝阳区最靓丽的金名片,这样的特质也吸引了更多企业的入驻和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朝阳区在营商环境和国际化程度上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企业将总部设置在朝阳的原因。” 北京达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熊娟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理念是打造中国营养品走向世界的故事,国外的合作伙伴也非常看重注册地是否具有国际化的定位。

据门头沟区副区长曹子扬介绍,门头沟区不仅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低成本的产业空间,还聚焦“人工智能、超高清视听(计算视听)、心血管领域创新药械”三大产业,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中关村科学城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蒋博介绍了海淀区的情况。海淀区围绕企业发展周期,出台了若干普惠性支持政策。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出台了各类专项政策。比如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布局了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AI新药研发与数字医疗等细分领域,并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国际医谷等空间建设。通过政策支持及AI赋能,海淀区2023年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已达1100亿元,预计到2026年,收入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

生物医药领域达成三项合作

基于瑞士企业和北京企业在医药健康产业互补优势明显,以及相关政策和营商环境的吸引力,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现场,境内外企业现场达成多项战略合作。

活动期间,北京达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瑞士Orexa、英国Kadence Bio等三家企业与赛德思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达巢生物科技将与赛德思集团在瑞士投资,推广辅助生殖技术与产品;Orexa和Kadence Bio则计划在北京落地,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

达巢生物科技创始人熊娟介绍,2023年公司获得赛德思集团的投资,公司从一个中资企业变成了中瑞合资企业,“今天的合作签约则是想把市场扩展至欧洲,把中国的保健品和营养素推荐到欧洲去。而不是中国人只能吃国外的营养品。”

据了解,瑞士医药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依托数字化转型和绿色生产,推动全球医药创新与发展。产品主要出口至欧美等发达市场,对新兴市场增长、数字化医疗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充满投资兴趣。

瑞士生物医药协会会长贝蒂娜·恩斯特向北青报记者表示,参会的企业都非常希望与北京和中国达成不同层面的合作。“协会有10家参会的企业,作为医药行业,通过这次活动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非常确信后续会有一定数量的成员企业来到北京投资,未来在投资的深度和广度上会有更多的期待。”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北京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挖掘中瑞双方的互补优势,创新政企合作机制,吸引更多国际优质项目落地,促进北京从“产业集聚地”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跃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樊宏伟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Happiness isn't about getting what you want all the time, it's about loving what you have.
幸福并不是一味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是珍爱自己拥有的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