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兴园化工园区研究院)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曾杰教授团队与合作者研制的新型复合催化剂,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直接合成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对二甲苯,并创下单程时空收率的世界纪录。对二甲苯是生产聚酯纤维、涂料、染料等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中国每年需求量在3000万吨以上。传统工业合成方法基于重油的催化重整反应,每生产1吨对二甲苯约消耗4吨石油,同时排放约3吨二氧化碳。曾杰教授表示,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直接制备对二甲苯,有望实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并为传统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工艺提供替代方案。研究团队研发的新型复合催化剂主要由金属氧化物和分子筛两个模块组成,通过对分子筛模块进行“胶囊化”精细设计,并对“胶囊”外表面进行钝化处理,避免副反应发生,从而将对二甲苯的单程时空收率提升至新高度。使用1000克复合催化剂持续工作一天即可获得1000.8克对二甲苯,远超现有科技文献报道的性能水平。研究团队提出的复合催化剂设计思路还有望拓展到其他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体系中,实现对高附加值产物碳链长度、分子尺寸的“量身定制”。该成果已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技术突破
中国石化刷新页岩气井垂深纪录
文章概要
近日,中国石化宣布其“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取得重大突破,中原油田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试获日产31.45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该井垂深超过5300米,水平段长达1312米,刷新了我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这一突破将有力推动普光地区形成新的规模增储效益建产阵地,并为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勘探提供借鉴经验。中国石化通过自主研发的175兆帕超高压压裂装备,成功在地下5300米的高压地层中开辟出“人造气路”,实现了超深水平井体积压裂的顺利实施。中原油田首席专家彭君表示,目前正在编制普光探区二叠系页岩气整体勘探开发方案,以推动资源高效转化。中国石化自2012年发现涪陵页岩气田以来,持续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清洁能源发展注入新动力。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