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让卫生健康事业与生物医药产业“比翼齐飞”

岭南春来早,奋楫正当时。

2024年,广州在卫生健康领域实现了多项率先,是全省第一个全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的城市、首个组建研究型医院联盟的省会城市,连续两年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广州在卫生健康领域创造了新的突破——广州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1.92%;新增11家“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2024年转化知识产权数量191项;全市300家医疗卫生机构接入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

2月5日,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主题聚焦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新的一年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与产业双向赋能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扛起广州卫健担当、贡献广州卫健力量

破局:打通医疗资源与产业发展间的堵点

2024年3月,广州市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广州市研究型医院联盟(下称“联盟”),吸引了18家医疗机构加入,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省部属医院,通过抓住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临床应用等关键环节,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间的堵点,提升广州地区生物医药产业服务的整体能力。

联盟成立以来,广州一方面建立医企深度合作机制,建立“医院+企业”沟通对接机制,强化医院、科研机构与医药企业之间的“一对一”合作;另一方面建立联盟统一工作模式,统筹联盟各医院专科优势,建立专业临床研究组,完善多中心临床试验机制,搭建研究平台。

去年12月28日,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院企合作大会在广州召开,不仅吸引了本地、外地以及跨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还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智库等超150家机构,而且特别设置了“院企一对一洽谈”和“院企合作闭门圆桌交流”两个分会场。

有与会企业表示,广州对医疗医药领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视和部署让人印象深刻,充分体现出“政产学研医”的融合发展思路。尤其是十个院企合作方向,很好地诠释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指导思想,对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开展院企合作充满期待。

事实上,为了跨越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广州密集出招, 不仅明确伦理审查互认基本规则和审查方式,建设广州市临床研究质控中心;还大力招揽人才,优化临床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将广州打造成为生物医药人才制造的高地。

2024年,广州依托研究型医院联盟进一步盘活属地医疗和临床研究资源,加快推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完成转化知识产权数量97项,合同金额超过1.22亿元。下一阶段将持续擦亮广州临床研究主题展会品牌,更好地推动事业与产业良性互动。

广州是优质医疗资源的集中地,仅2024年前10个月,广州7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诊疗人次达1.56亿人次。为了进一步挖掘卫生数据的价值,广州已发布了地方标准《卫生健康数据采集规范》,将统一全市卫生健康数据标准,全面推广卫生健康数据流通交易平台的应用,强化政、产、学、研、用各方数据融合,为卫生健康行业数据汇聚、流通、开发、交易提供合规、安全、可靠的支撑载体,更好地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惠民:三明医改的广州实践

改革没有现成的模板和范式,只有敢闯敢试的魄力和担当。一年来,广州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抓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打破了既有利益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优质医疗服务。

从2007年试点推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来,广州已探索约20年,不仅推动300家医疗卫生机构接入互认平台,包括109家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16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及25家社会办医疗机构,而且率先与省内其他20个地市全部实现互认共享,年度互认次数达220万次,节省费用超4.7亿元,同比增长超40%,有效降低患者就医负担

“一老一小”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州以入选国家普惠托育服务示范项目为契机,全年新增托位2.7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5.51个,还持续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在全国率先按机构和场景制定分类服务规范,安宁疗护机构数由年初48家增加至88家。广州全面启动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NIPT)项目,通过集中采购和政府补贴,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群众自付费用由原来的1568元降至300元,降幅超过80%,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探索了广州经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广州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上取得了更大突破,一方面,加快推进市妇儿中心南沙院区等南沙高水平医院项目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南沙拓展;另一方面,新增11家“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总数达20家,持续保持全省首位。

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创新药物的需求,2024年10月《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正式发布后,广州向各级医疗机构精准推介,2个月内广州研究型医院联盟18家医院和其他医院配置目录产品总金额已达4382.99万元,其中创新药金额为4270.29万元,实现了100%的品种覆盖。

扩容:全市各区均有至少1家三甲医院

广州作为全国优质医疗资源的特大城市,在攀登“医学高峰”上走在全国前列。

2024年,广州印发实施《广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市十二人民医院黄埔院区、市胸科医院综合住院楼等项目建成投用,市八医院三期、市胸科医院整体改扩建、广医脑科医院芳村院区提升改造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优质医疗资源得到充分扩容和均衡布局,目前全市各区均有至少1家三甲医院。

为了吸引全球患者前来就医,2025年1月9日,广州市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包括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的20个项目,建设20个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中心,持续提升广州市重大疑难罕见疾病的临床研究和综合诊疗救治能力,逐步将广州市建成有区域特色的国内重大疑难罕见疾病诊疗示范区,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医疗技术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竞争力,更是衡量地区医疗水平的硬指标。广州组织实施首批100项广州市重大高新技术社会服务项目,设立重大高新技术社会服务推广基地23个。先后在市内外522家基层医院(本市152家)推广应用,服务群众35.99万人次,有效促进基层“补短板、强弱项”,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技术服务,将广州市打造成为临床医疗技术聚集地。

广州人有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传统。2024 年,广州率先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省级评审,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的城市,其示范县(区)总数占全省四分之一。强化中医治未病和中医康复能力提升,新建成三级名中医工作室60个、旗舰中医馆20个。

增效:织密筑牢基层服务“健康网底”

2022年开始,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奏响城乡协调发展共鸣曲。

2024年,广州卫健系统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基层为重点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近七成(13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创建社区医院57家,质量数量均走在全省前列,2024年全市基层诊疗量同比增幅超过20%。“一元钱看病”村卫生站机构覆盖率达100%,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省级绩效评价中荣获全省第一。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广州还启动“千人百家”淬炼工程家庭医生培训项目,将港式家庭医生服务推广至全市11个区,目前共培训786名港式家庭医生,建成并投入使用92家港式家庭医生诊室。

2024年11月,广州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公共卫生委员会的运行状况,广州市自2021年6月创新设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市公共卫生委员会的第一主任、主任。运行三年来,公共卫生委员会一方面围绕公卫安全提供疾病防治服务,发挥基层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平台作用,如建立政府、医院、企业三方的协作机制,联合开展疾病筛查、慢病防治等民生项目;另一方面围绕居民健康提供利民便民服务,紧贴居民需求,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落细。

2024年,广州完成市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整合机构改革,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健康行政执法职能,确保疾控和卫生监督工作全覆盖、无死角,稳妥有序推进疾控体系重塑,扎实做好疾控改革“后半篇文章”。

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更为有力。广州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先后开展夏秋季病媒生物防制、防蚊灭蚊“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全力降低登革热等病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目前全市34个建制镇全部创成省卫生镇,获命名国家卫生镇19个。

广州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斌表示,新的一年将下好三步棋,做好三个“突出”——突出因地制宜,以更深层次探寻广州特色深化医改破局之“钥”;突出科技赋能,搭建医疗卫生事业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之“桥”;突出优质均衡,以更高水平打造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之“径”,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南方+记者 黄锦辉 通讯员 穗卫健宣

【作者】 黄锦辉

广东健康头条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It doesn't matter how slow you are, as long as you're determined to get there, you'll get there.
不管你有多慢,都不要紧,只要你有决心,你最终都会到达想去的地方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