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p53 能够抑制 p53 amyloid 的形成, 挽救 p53 在癌细胞中的作用。
英文名称:ReACp53
分子量:2617.13
分子式:C108H206N52O24
三字母:Arg-Arg-Arg-Arg-Arg-Arg-Arg-Arg-Arg-Arg-Pro-Ile-Leu-Thr-Arg-Ile-Thr-Leu-Glu
单字母:RRRRRRRRRRPILTRITLE
溶解度:DMSO 中的溶解度 : 100 mg/mL (38.21 mM; 超声助溶);H2O 中的溶解度 : 25 mg/mL (9.55 mM; 超声助溶)
ReACp53的作用机制
ReACp53通过结合突变型p53蛋白的S9位点,特别是针对R175H和R248Q突变,阻止其淀粉样聚集。这种聚集通常会导致p53失去正常功能,从而促进肿瘤生长。ReACp53能够将突变型p53从不溶性的淀粉样结构转变为可溶性的野生型样p53,使其重新获得转录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
ReACp53的特性
细胞渗透性:ReACp53具有良好的细胞渗透能力,可以进入癌细胞并直接作用于突变型p53。
特异性:ReACp53对特定突变型p53(如R175H和R248Q)表现出高度特异性,但对野生型p53无明显影响。
抗癌效果: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ReACp53显著抑制了突变型p53介导的肿瘤生长,同时诱导癌细胞凋亡和周期停滞。
临床应用前景
ReACp53在卵巢癌、结直肠癌等癌症模型中展现了显著的治疗潜力。例如,在卵巢癌动物模型中,ReACp53能够使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体积缩小约90%,且未观察到明显的副作用。此外,与化疗药物卡铂(Carboplatin)联合使用时,ReACp53进一步增强了抗肿瘤效果。
研究背景与开发
ReACp53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团队开发,其设计基于对突变型p53蛋白聚集机制的深入理解。该团队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构分析,揭示了ReACp53如何通过特定氨基酸替换(如将异亮氨酸替换为精氨酸)来阻断突变型p53的聚集。
注意事项
以上内容仅供科学研究,不得直接用于人体,也不作为医疗建议。
在使用该物质进行实验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规章制度。
避免与不兼容的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危险。
储存时应保持密闭、避光的环境,并定期检查储存条件以确保其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用于科学研究分享,用于科研用途。不得直接用于人体,不作为医疗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