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将有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生物医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也是最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的领域之一。
市人大代表、拜澳泰克(沈阳)生物医学集团CEO单国峰告诉记者,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用于人类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医药产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等,其产业创新链可分为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制造等环节。生物医药产业关系国民健康安全,可引领产业结构变革,“十五五”时期,生物医药将成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单国峰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沈阳生物医药产业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各生物医药研发平台之间相对独立,各类创新资源分散,尚未形成协同创新合力。在药物研发的重要环节,如临床试验,大部分需要在外省市开展。在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推进沈阳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多渠道发力,建立集高校、科研机构、医院、医药企业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创新联合体。
单国峰建议,沈阳应鼓励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联合体,提升协同攻关能力。借鉴先进生物医药集聚区的成功经验,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生物医药企业优势资源,支持联合共建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升协同攻关能力。可在重要基金项目中优先支持企业与高校、医院联合申报项目,推动优质科研资源向转化应用方向集聚。此外,鼓励医院完善临床试验平台建设,可将临床研究工作、临床试验条件和能力评价,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建设“产医研用”一体化的研究型示范医院,完成生物医药科研成果的本地化。
单国峰还建议,沈阳应鼓励多方联合搭建生物医学研究数据库。生物医学数据库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存储、管理和分析工具,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临床病例数据等,对开展科研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沈阳医疗机构及病例丰富,有巨大的临床样本量资源优势,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和数据标准,采取有力措施,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生物医药企业等多方联合搭建生物医学研究数据库,促进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健康发展。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来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发现不同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而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方法和手段。
沈报全媒体记者:于海
编辑:杨思雯
责任编辑:王远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