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多肽合成试剂,昊帆生物:壁垒深厚,发展能否进入快车道?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申万宏源证券 张静含)

1. 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出众的多肽试剂生产供应商

1.1 深耕多肽合成试剂多年,壁垒深厚优势稳固

多年聚焦于特色功能化学品合成,高效助力全球医药行业发展。

2003 年公司前身昊帆有限设立,主要业务专注于多肽合成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覆盖下游小分子化学药物、多肽药物研发与生产过程中合成酰胺键时所使用的全系列的合成试剂。

根据公司招股书,昊帆从下游医药行业客户研发阶段即早期介入相关产品的配套研发和持续供应,不断对多肽合成试剂产品进行产业化工艺研发和生产技术改进,其供应能力和快速、完善的市场响应能力获得了国内外 1,900 余家医药研发及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高度认可。

从公司的业务发展历史来看,2003-2009 年,专注于产品的工艺开发和工艺路线优化,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再创新,掌握了一系列特有的工艺配方与生产技术,具备了研发与生产能力。

2010-2017 年,公司基于对行业和市场需求的深度理解,围绕 CDMO 和 CRO 行业的客户 需求拓展产品线和业务领域,丰富产品类别、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了以多肽合成试剂为主, 通用型分子砌块和蛋白质试剂为辅的产品体系。

2018 年至今,公司逐步完善建成自有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化布局,生产模式由“委外生产”转变为“委外生产与自主生产相结合”,形成产能和质量双升级,以规模化生产驱动营收的提升。

1.2 实际控股人持股集中,股权结构稳定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董事长朱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苏州昊勤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之一,为朱勇的一致行动人。

董事长朱勇直接持有公司 63.2%的股份,持有苏州昊勤 28.48% 的权益份额,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共 66.2%的表决权。同时宁波昊信持有公司 6%的股份,是由公司员工出资设立的持股企业,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联。

1.3 核心高管专业底蕴深厚

核心管理层能力出众,资历丰富。公司核心高管均在各自领域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深耕制药行业 20 年以上。

公司管理团队从业经验丰富且年轻有为,为公司持续稳健发展提供稳定支撑。

1.4 公司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卓越

公司营业收入规模高速扩大,稳健增长。

根据公司招股书数据,公司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4.47 亿元,同比增长 21.12%;归母净利润 1.29 亿元,同比增长 16.13%,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2013-2022 年,公司营收 CAGR 达 33.04%,净利润 CAGR 高达 63.14%。其中,2020 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导致管理费用率大幅上升,利润下滑较严重,之后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费用率和利润率也逐渐恢复正常。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04 亿元,同比下滑 15.80%;实现归母净利润 7890 万元,同比下滑 23.52%,我们预计主要是由于公司产能不足、抗病毒药物销售下降、下游需求疲软等原因所致。

我们认为从中长期看,行业中多肽药物重磅单品频出(比如减肥药),海内外多肽药物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容期;公司未来自有产能将陆续落地,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有望恢复快速增长趋势;同时,随着下游生物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公司规模效应有望不断显现,公司盈利能力后续有望持续提升。

2. 公司所在细分行业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公司所处细分行业定位为多肽合成试剂行业、分子砌块行业及蛋白质交联剂行业,以下将主要分析这几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和空间。

2.1 多肽合成试剂行业介绍:

高效助力全球医药研发与生产多肽合成试剂是合成多肽药物、小分子化学药物的关键合成中,在构建酰胺键时发挥重要作用的专用化学试剂。

酰胺健(-CO-NH-)是一分子羧酸中的羧基(-COOH)与另一分子中的氨基(-NH2)经过脱水缩合反应而形成的化学键,是维持药物分子骨架和保持药物活性必不可少的基础单元。

酰胺键良好的性质使它成为有机化学分支最普遍和最值得信赖的官能团,酰胺化反应也是药物合成中应用最广泛的反应类型之一。

传统合成酰胺键是通过形成活性中间体来实现的。利用化学合成方法通过活化氨基与羧基反应生成酰胺键或者通过活化羧基与氨基进行反应形成酰胺键。

但由于氨基太活泼,更容易与活化后的羧基进行反应,因此保护氨基、活化羧基形成酰胺键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将羧基上的-OH 转化成良好的离去基团,然后再和胺作用形成酰胺键。常见的离去基团可以是酰卤化物、酰基叠氮物、活性脂、酸酐等。

多肽合成试剂法对于提高酰胺键合成效率、产品纯度和产物收率均有重要作用。

得益于碳二亚胺型缩合试剂 DCC 的出现和应用,合成酰胺键不再需要预先制备活性中间体,使用 DCC 可在反应中直接生成活性中间体,再和胺作用从而形成酰胺键,因缩合试剂介导的酰胺键形成方法不需预先制备酰卤、酸酐和活化酯等羧酸活化中间体,不仅简化了合成步骤,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高活性中间体分离,纯化以及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副反应,具有反应方便、绿色环保、产物纯度高等优点。

基于产率、成本、纯度、反应条件等维度,多肽合成实际至今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产品。酰胺键的制备技术发展与多肽合成试剂的迭代关系如下图所示:

缩合试剂是缩合反应中最核心、使用量最大的多肽合成试剂产品,保护试剂和手性消旋抑制试剂占比相对较低。

缩合试剂根据其分子结构可以分为碳二亚胺型、磷正离子型、脲正离子型和其他类的缩合剂,其中碳二亚胺型是发展最早、最常用的缩合试剂,脲正离子和磷正离子型缩合试剂性能最佳,无论是反应活性,还是产物的收率和光学纯度方面都优于其他类型的缩合剂。

公司设立之初便瞄准了缩合试剂这一细分市场,并重点开发了市场更稀缺、附加值更高、竞争壁垒更高的新一代磷正离子型和脲正离子型缩合试剂产品。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公司陆续开发了包括 HATU、HBTU、TBTU、PyBOP 等在内的 110 余种缩合试剂产品,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稳定的供应能力等,公司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逐步形成了以缩合试剂销售为主的格局。

2.2 高研发需求驱动多肽合成试剂扩容,缩合试剂市场规模攀升

多肽药物分子大小介于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药物之间,巧妙地填补了小分子化药与蛋白药物之间的缺口,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态位。

相对于一般的小分子化药,多肽药物在生物活性、特异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相对于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纯度高、生产成本低等优势。

总之,多肽药物在质量控制水平接近小分子化药,活性接近于蛋白质药物,兼具二者优点,更适用于解决小分子化药难以解决的复杂疾病,全球对高效低毒药物的需求确立了多肽药物研发的广阔市场。

2025 年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达数百亿美元,高研发热情驱动多肽合成试剂规模扩增。

多肽药物更高的获批率和更短的研发周期推动多肽新药研发项目不断增加,具体表现为每年进入临床阶段和获批上市的多肽药物数量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辉瑞、诺和诺德、默克、罗氏、礼来、诺华、拜耳等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均加大了对多肽药物研发的投入,并相继收获了不少上市药物。

此外,随着 2015-2019 年多肽专利药大量到期,仿制药大量上市。据公司招股书数据,2019 年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约 294 亿美元,预计未来多肽药物市场将以约 6.7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 2027 年市场规模达到 495 亿美元水平。

我国多肽药物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

据公司招股书数据,2015-2019 年,我国多肽药物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70%。

2019 年我国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为795.亿元,同比增长 10.40%;预计 2020 年,我国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 876 亿元左右。

缩合试剂市场持续扩容,离子型占比持续提升。根据肽研社统计,2015 年至 2020 年间,全球缩合试剂市场规模从 47.30 亿元增长至 56.2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51%。依靠离子型缩合试剂的驱动,预计 2020 年至 2027 年,全球缩合试剂市场规模将以 7.21% 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7 年全球缩合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 91.50 亿元人民币。

2020 年,我国缩合试剂市场规模占全球多肽合成试剂市场的 30.78%,达 17.30 亿元,过去 5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5.40%,成长性优于全球水平;预计 2020 年至 2027 年,我国缩合试剂 市场将以 9.6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27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32.90 亿元。

其中我国碳二亚胺型缩合试剂市场规模预计 2020-2027 年将以 3.61%年复合增长率增长;离子型缩合试剂发展迅速,由 2020 年的 3.10 亿人民币,到 2027 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 14.70 亿人民币,以约 24.9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成长性良好。

多肽合成试剂领域产品众多,行业内多数生产厂商仅涉及某几种多肽合成试剂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国际市场上,主要企业有 Sigma-Aldrich、AMRI Global 等;国内市场上,主要企业有浙江普康化工、山东汇海医药化工、常州吉恩药业、宁夏金象医药化工、常州市湖滨医药原料、浙江野风药业等主要从事个别系列多肽合成试剂的研发与生产,这些公司大多都未上市。

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是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具备全系列多肽合成试剂研发与产业化能力的公司之一,并在 HATU、HBTU、TBTU、PyBOP 等多个合成工艺更为先进、产品附加值更高、竞争壁垒更高的磷正离子型和脲正离子型产品领域处于市场主导地位,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在磷正离子型和脲正离子型多肽合成试剂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第一。

2.3 分子砌块市场空间广阔,竞争与机遇并行

分子砌块助推科研和创新药研发进程。分子砌块作为化学创新药研发的核心原料,用于设计和构建药物活性物质的小分子化合物,属于底层结构化合物,具有种类丰富、结构新颖的特点。随着处于研发阶段的新药数量越来越多,驱动临床试验活动不断增长并最终驱动临床试验用创新药物的药物分子砌块需求不断增长。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数据,预计随着新靶点与新疗法的开发热度持续增加及仿制药降价等因素的影响,预计 2019-2024 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 4.96%。

得益于药政改革、技术红利和资本投入,我国创新药市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自 2016 年以来,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了近 200 款创新药。与此同时,还有数百个创新药正处在临床开发的中后期,有望在未来几年陆续上市。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国家。随着国内企业对创新药研发投入的加大以及政策对医药创新发展的支持,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数据,预计 2019-2024 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 8.79%。

全球新药研发支出不断增长,分子砌块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根据哈佛医学院健康政策系 RichardG.Frank 估计,全球医药研发支出中有 30%用于药物分子砌块的购买和外包。据公司招股书数据,至 2024 年全球分子砌块市场规模将达到 612 亿美元。

分子砌块市场的外延极为广泛,涉及的分子砌块种类繁多,公司的分子砌块业务目前聚焦于少部分通用型分子砌块,还处于快速拓展产品线的初级阶段,相对于分子砌块庞大的整体市场规模而言,公司该类业务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产品和客户的拓展,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该业务不存在可预期“天花板”,未来发展空间不会受到直接限制。

公司布局分子砌块业务较晚,团队规模、业务规模、产品库数量、分子砌块结构的创新性等方面相较于境内外代表企业 Sigma-Aldrich、药石科技、药石科技、皓元医药等尚存在一定差距,公司的分子砌块业务还处于快速拓展产品线的初级阶段。

2.4 蛋白质交联剂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发展空间潜力大

抗体偶联药物(ADC 药物)开辟肿瘤治疗领域新疗法。

它通过蛋白质交联剂将单克隆抗体与不同数目小分子细胞毒素(效应分子)偶联起来,兼具小分子药物强大的杀伤力和单克隆抗体高度的靶向性。ADC 药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对靶点的准确识别性及非癌细胞不受影响性,极大地提高了药效。

蛋白质交联剂作为 ADC 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连接抗体与毒素,是 ADC 药物有效递送细胞毒性药物的基础,也是决定 ADC 产物毒性的关键因素。随着全球 ADC 药物的兴起,且多款 ADC 药物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国内制药公司亦加大了对 ADC 药物的研发力度。

ADC 药物市场规模正呈现出倍数增长态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全球 ADC 市场规模将于2021 年的55 亿美元增至2030 年的63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3%。

基于我国癌症患者基数大和药物研发进展迅速等因素,根据公司招股书,预计我国 ADC 药 物行业市场将呈现高速增长趋势,蛋白质交联剂的市场需求也将快速提高。

2020 年至 2024 年,我国 ADC 药物市场规模将由 42 亿元增长至 126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1.61%。

全球蛋白质交联剂产品市场份额主要被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Merck KGaA、 Perkin Elmer、Promega Corporation、GE Healthcare 等国际知名厂商占据。

国内自主研发、生产蛋白质试剂的企业起步较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国内生产厂商有湖南华腾制药有限公司、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苏州亚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是蛋白质交联剂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3. 全方位壁垒构筑护城河,多肽合成试剂优势稳固

昊帆生物建立了多肽合成试剂为主,通用型分子砌块和蛋白质试剂为辅的业务体系。

近 20 年的行业深耕和技术积累,根据下游客户酸胺缩合反应的特点为其快速精准地选择其所需要的合成试剂产品,并可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定制开发特定产品,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全系列多肽合成试剂研发与产业化的公司之一,在合成工艺更为先进、产品附加值更高、竞争壁垒更高的磷正离子型和脲正离子型产品领域处于市场主导地位,先后通过 1,000 多家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和 CRO、CDMO 企业的书面审计和现场认证,与下游客户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3.1 专业研发人员稳步增长

公司多肽业务板块占比持续扩大。公司 2022 年多肽合成试剂、分子砌块和蛋白质试剂在营业收入中合计占比 98%以上。2020-2022 年多肽合成试剂收入分别为 2.01、2.81、3.5 亿元,同比增速 39.6%和 24.8%。

公司人员扩增稳步进行,供给端能力提升。2018-2022 年公司专业人员规模的快速扩张,大大提升了公司的供给能力,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2022 年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共 93 人,占员工总数的 36.33%,其中博士 3 人,核心研究团队稳定。

3.2 自主研发和外协采购、委托加工业务模式主力公司发展

公司拥有一套明确、合理的工艺研发思路,具备完善的工艺开发流程。公司一方面密切跟踪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动向,以市场有效需求引领技术研发的方向,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拓展新产品的研发。

基于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确定拟开发品种,经过反复的试验验证,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和产业链布局,巩固和加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对现有产品做工艺优化。

不断进行现有产品工艺路线的创新和改进,大胆尝试创新和突破专利的路线,并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完善生产过程质量关键节点控制,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收率。

在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公司近年来主要产品的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在产品的全球竞争中不断提升竞争优势。

自主生产持续转化,产能不断释放。

根据公司招股书,公司子公司安徽昊帆“年产 100 吨 HATU、100 吨 HBTU、100 吨 TBTU、50 吨 PyBOP 多肽合成试剂项目”于 2021 年 6 月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自产产品产量占比从 2021 年上半年的 9.39%上升至 2022 年的 19.85%(对应约203.17 吨),自产产品收入从2021 年的5.79%上升至2022 年的22.57%。

公司已优先将部分市场缺口大、竞争壁垒更高的多肽合成试剂核心产品实现自主生产,实现更多产品的规模化自主生产,在不断丰富产品种类的同时,逐步提高公司产品的自产比例。未来公司将拥有更加稳定的供应能力服务多肽类药需求,支撑业绩高速增长及持续。

3.3 客户资源丰富,跨入全球头部多肽制药供应链

公司服务获境内外医药和 CDMO 巨头的一致认可。

公司客户覆盖了国内外 1,900 余家医药研发及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包括跨国医药大型企业、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国内 CRO/CDMO 公司。

随着下游多肽合成试剂、分子砌块等产品的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公司 PyBOP、HATU、HOPO 等产品,凭借可靠的质量及稳定的供应,逐步获得境外用户的认可,与 BachemAG、Luxembourg、Dottikon、abcrGmbH、赛默飞以及赛诺菲等境外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入,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稳健提升。

2020-2022 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从 21%上升至 27%左右。Luxembourg 也于 2022 年成为公司第二大客户,其主要原因是 Luxembourg 终端客户包括诺和诺德等世界知名医药企业,而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等多肽类药物产品近期持续放量。

公司主要以直销模式为主,客户结构丰富。

2020-2022 年直销模式下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 70.08%、69.28%和 72.83%。公司主要客户为医药研发和生产企业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 65.05%、61.25%和 66.79%。相较于经销模式,直销模式下客户粘性度更高,公司同客户建立的合作关系也更强。

3.4 公司不断建设自有生产平台,积极布局新业务

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提升,原有委外生产模式无法满足公司产品产量增长的需求,因此2016 年起公司开始筹备自有生产基地建设,最终于2018年 9 月成立安徽昊帆,获得5.90万平方米建设自有生产基地,并于 2019 年 11 月开工建设。

根据公司招股书,后续公司还将推进苏州昊帆研发与生产及总部建设项目、安徽昊帆年产 1,002 吨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和多肽及蛋白质试剂研发平台建设项目。

公司以品类多样、性能高效的多肽合成试剂产品为抓手,在良好的交付与完善的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在丰富多肽合成试剂产品管线的同时,有序拓展合成技术壁垒更高、市场需求更广的分子砌块和蛋白质试剂业务,并积极在脂质体与脂质纳米粒药用试剂等新型产品领域布局,致力于深度绑定客户需求,与客户建立长期多项的全面合作。

4.盈利预测与估值

4.1 关键假设

昊帆生物深耕多肽试剂多年,不断拓展多肽合成试剂业务,今年由于前期疫情相关药物逐渐减少和下游需求有些疲软,导致整体放缓,从长期来看,医药研发需求和研发支出预期长期增长,未来来看需求有望持续恢复,我们预计:

(1)多肽合成试剂:随着国内外医药研发支出持续增长,叠加多肽药物及含酰胺键小分子药物的快速扩容,药企对上游多肽合成试剂的需求有望大幅提升,公司 2019-2022 年复合增速约 40%左右,保持了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由于前期疫情相关业务逐渐减少、产能不足导致部分订单交付时间未达预期,2023 年上半年公司多肽业务下滑约 25%,所以我们预计 23 年多肽合成试剂业务维持上半年趋势。

随着未来产能的持续建设,和疫情相关产品影响逐渐褪去,我们预计 2024-2025 年多肽合成试剂业务的收入增速为 45.00%、45.00%;毛利率来看今年可能会因为扩产等因素略微向下,未来随着规模效应不断体现,有望维持稳定,预计 2023-2025 年多肽合成试剂业务毛利率为 39.00%、41.00%、41.00%。

(2)分子砌块:随着全球分子砌块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公司通用型分子砌块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公司 2013-2022 年分子砌块板块保持了约 34%的快速增长,2020-2022 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但随着疫情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退,我们预计公司分子砌块业务未来有望逐渐恢复快速增长,我们预期 2023-2025 年分子砌块业务收入增速为 20.00%、35.00%、40.00%,预计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23-2025 年分子砌块业务的毛利率为 43.00%、42.50%、42.00%。

(3)蛋白质交联剂:随着 ADC 药物掀起研发热潮,蛋白交联试剂业务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全球和国内未来都预计能保持 30%以上的增速,公司作为国内有竞争力的公司,目前收入体量还较小,公司 2013-2022 年蛋白质交联剂板块保持了约 50%的复合增速,我们预计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提升,未来也能保持较快增速,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蛋白交联试剂业务收入增速为 40.00%、40.00%、40.00%,预计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预计 2023-2025 年蛋白交联试剂业务的毛利率为 50.00%、50.00%、50.00%。

(4)费用方面:随着收入规模不断增加,公司的销售、管理费用率有望稳步下降,我们预计 2023-2025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2.1%、2.0%、2.0%和 3.5%、3.4%、3.3%。

4.2 估值分析

根据关键假设,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86 亿元、5.51 亿元、7.90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7%、42.6%、4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5 亿元、1.63 亿元、2.31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0.9%、41.6%、41.5%。

公司作为深耕多肽试剂多年的公司,整体业务属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目前没有业务结构和昊帆生物完全一样的公司,但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如多肽试剂和分子砌块等都有可比竞争对手,参考公司招股说明书,我们主要选取医药上游试剂公司或多肽生产公司:

1. 药石科技:药石科技是一家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凭借自身在化学合成方面的技术优势,并结合对药物研发的深刻理解,在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提供药物分子砌块产品和相关技术服务。主营业务包括:药物分子砌块的设计、合成和销售;关键中间体的工艺开发、中试、商业化生产和销售等,是分子砌块行业的代表性公司,2022 年药物分子砌块占总体业务 100%。

2. 键凯科技:键凯科技主要从事医用药用聚乙二醇及其活性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基于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乙二醇合成及聚乙二醇化技术,向下游客户提供聚乙二醇医药应用创新技术服务,并自主开发创新的聚乙二醇化药物和第三类医疗器械。键凯科技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聚乙二醇材料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 2022 年主要产品收入占比约 80%。

3. 阿拉丁:阿拉丁是国内领先的研产销一体化科研试剂制造商,历经 14 年发展,业务涵盖高端化学、生命科学、分析色谱及材料科学四大领域。科研试剂为公司的核心业务,2022 年科研试剂业务占总收入比例超过 90%,科研试剂囊括多肽试剂、分子砌块、蛋白交联剂等昊帆生物的主要业务和产品,我们认为可作为昊帆生物的可比公司。

4. 诺泰生物:诺泰生物是国内多肽生产代表性公司,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创立伊始,公司即瞄准世界医药技术前沿,确立了以多肽药物为主、兼顾小分子化药的研究、发展方向”,诺泰生物同时也涉及多肽药物的中间体生产,2022 年诺泰生物多肽产品占收入接近 30%。

昊帆生物作为国内多肽试剂生产商,除了多肽试剂业务,在招股说明书中也表明后续要扩建“年产 1,002 吨多肽试剂及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多肽医药中间体,业务范围和诺泰生物类似,两家公司都是多肽产品的生产商。

4 家可比公司当前股价(2023.12.13)对应 2024 年 PEG 均值为 1.15 倍,昊帆生物当前股价对应 2024 年 PEG 为 1.08 倍,给予公司行业平均的 2024 年 PEG1.15 倍,昊帆生物 23-25 年利润复合增速为 41.54%,计算得出对应 2024 年 PE 应为 48 倍,对应的合理市值应为 78 亿元,2023 年 12 月 13 日公司市值约 73 亿元,有约 6.8%的增长空间。

5. 风险提示

1.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多肽试剂行业相对进入壁垒低,未来有可能新进入者参与其中竞争,竞争加剧。

2. 研发投入波动风险:国内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减少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 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公司增长完全来自于订单获取,如果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将会对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