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8日讯 “生物活性肽具有不同的生理调节功能,而这些生物活性肽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通过工业化酶解加工制备的食源性肽含有许多不同生物活性的肽段,在功能食品和临床营养等领域都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1月14日,在食源性低聚肽营养与功能暨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鲁军这样表示。

肽源自于希腊语,它的本意是可消化的低分子物质,可以理解为它是小分子的蛋白质。很多人说低聚肽,低聚肽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小分子的链式结构的肽链,一般由十个左右以下的氨基酸残基组成。与整蛋白和氨基酸相比,其吸收利用率更高。对于活性肽或功能肽,则是指对人体有益的具有特定生物活性或生理调节功能的肽,可以是低聚肽,也可以是更长肽链结构的多肽。我们所关注的食源性低聚肽就是来源于食物的低聚肽,除了良好的营养吸收特性之外,通常还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在食用领域,食源性低聚肽还有什么其他的优势?鲁军介绍,首先在食品领域,安全性是首要的。食源性低聚肽来源于食品,在避免机体排斥方面具有优势。其次,食源性肽包含许多具有生理功能的不同肽段,这些肽段之间的协同作用会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同时,它的开发周期比药物短肽更短,成本也会更低,还有来源广泛的特点。与通过化学合成或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的医用短肽不同,食源性低聚肽一般是通过工业化酶解或生物发酵的方式来生产制备。
“做食源性低聚肽的研发,要从它的来源、可行性分析开始,然后要对生产的低聚肽进行特定生理功能方向的验证和评价。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发出特定的产品,最终面对消费者,由消费者反馈意见再回馈整个的研发链,这是一个循环的体系。”鲁军介绍,从可行性分析来说,食源性低聚肽的来源那么多,本质上来说,只要是蛋白质都可以用特定方法做成低聚肽。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可以用于食源性肽的生产,一方面存在法规的问题,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而在工业化生产之中,对特征功能肽段做进一步的结构鉴定,对量效的关系评价十分重要。
在这之后,还要做体内或体外的机体营养状况评价,根据生理评价结果进行产品开发特定生理方向的、有益的功能食品或者特医食品。
无论是在不同的温度加工之下,还是在不同的胃肠蛋白酶的酶解作用下,食源性低聚肽开发出来后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就预示了它能够适应一些不同的食品加工条件。不过同时,由于食源性低聚肽是成千上万的肽段混合物,里面的特征性功能肽段到底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来解析。
对于开发前景,鲁军认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居世界前列,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也在不断地扩充之中,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也都是很好的资源宝库。在这之中,哪些具有我们可开发利用的蛋白质?有哪些营养成分可以与我们的蛋白肽协同利用?这都是很好的开发方向。

据悉,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北京市蛋白功能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颜如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广东中食营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食海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