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微信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点这里,进入医药数据库,搜索下载原文】药物研发三步曲以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为例,新药研发从无到有,要历经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三部曲”。如图所示。Ⅰ期临床试验
在健康志愿者(对于肿瘤药物而言通常为肿瘤患者)身上研究新药在人体内的安全耐受性和药物代谢性质的试验,为制定给药方案和推荐安全剂量提供依据。Ⅱ期临床试验
在真正的患者身上进行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获得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数据,以及进一步的安全性数据,一般这个时候可以明确具体的适应症。
Ⅲ期临床试验
在更大范围的病人志愿者身上进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的确证阶段,也是决定药物研发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阶段。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在完成了上面三个阶段的临床试验后,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证明药物安全有效的同时,确保新药质量可控,也就是安全,有效,可控这三点都符合要求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也就是药企或者研发机构),向药监部门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获得药监部门批准后,新药才可上市销售,供医生和病人选择。Ⅳ期临床试验(药物上市后监测)
监测药物的长期副作用等情况。如果新药上市后发现了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比如心脏毒性等等,该药有可能会被药监部门撤市。特殊时刻,仍要遵循新药研发规律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紧急关头,我们能否缩短药物研发的时间、降低标准?答案是,可以加快研发速度,但仍要遵循新药研发规律。药物的研发是一项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来不得半点错误,否则人命关天。周期长:一个创新药物从实验室研究到最终上市可能需要10年;投资高: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的各大制药公司对于一个创新药物的资金投入,从最初到研发上市花费金额平均高达20多亿美金;风险大:导致药物研发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如在人体内的有效性不够、人体无法耐受或有严重毒副作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不良性质等。从实验室研发出潜在有效的化合物到最终在临床确定有效,并能够应用到市场的药物,可能1万个活性化合物苗子中才能有一个化合物最终能成功上市。那么,有些已经上市的药物,或者已经在国外做临床试验的新药,是不是可以弯道超车,加快研发进程呢?对于已经上市或者国内外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如果需要增加新的适应症,例如将最初为抗埃博拉病毒设计的药物(瑞德西韦)用于治疗新冠肺炎,这种情况也是需要经过系统的临床试验研究才能确定能否用于该新适应症的,而且都需要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得到药监局的许可才能进行相关的临床试验。此外,若药物已经上市,还可以经过仿制药进行生产。
而仿制药的研发流程如下: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附件二的规定,仿制药即是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该类药物国内已批准生产或上市销售,经过国内外广泛使用,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得到较充分证实。 如今的新法规对仿制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以下几点: 1、规范对被仿制药品的选择原则,即参比制剂的选择问题。 2、增加批准前生产现场的检查。 3、按照CTD格式要求提供申报资料,使申报规范,统一。 4、强调了对比研究,是判断两者质量是否一致的重要方法之一。 5、强化了工艺验证,目的是确保大生产时能始终如一地按照申报工艺生产出质量恒定的产品。 6、提出了晶型的要求,晶型的不同,溶解度和稳定性不同。 分析上述新要求和参考指导原则,从而得出结论:
仿制药研发的目的是做到规模化生产,强调本地化,以实现“替代性”。要求是做到“同”。方法为对比研究。1、安全性“同”对于安全性,口服固体制剂控制的主要为有关物质,而液体制剂除控制有关物质外,还需对防腐剂、氧化剂等对人体有影响的物质进行控制。因此,必须要将防腐剂含量测定定入质量标准。研究的内容:静态上应包括杂质谱的对比,单个杂质的对比,杂质总量的对比。动态上的对比为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的对比,即稳定性对比研究。2、有效性“同”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口服混悬剂(包括干混悬剂),溶出曲线是主要的控制指标;对于口服溶液剂,防腐剂、矫味剂、氧化剂、增溶剂及稳定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控制点为口感、渗透压、PH及有无絮凝现象;对于局部用制剂(如鼻喷雾剂),粒度分布、渗透压及黏度是主要控制指标。研究的内容:分别进行溶出曲线对比;粒度分布对比;渗透压及黏度对比。3、晶型:晶型的不同,药物的溶解度及稳定性有可能不相同,从而导致生物利用度不尽相同。而某个药物的晶型,文献资料很少;制剂中原料的晶型测定有一定的难度;在做成制剂的过程中,又不能保证晶型不产生变化。但是,鉴于仿制药研究的特点,溶解度方面可通过溶出曲线对比来说明;稳定性方面可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的对比来说明。仿制药研发项目汇总(从立项到申报,时间为10—12个月)会议培训汇总
地点时间会议主题(如需了解详情请点击文字链接查看)线上3月15-16日【线上】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七大模块从建立到落地实施线上3月16-17日【线上】从IND、NDA到商品化生产生命全周期的质量标准与方法验证全解析线上3月20-22日【杭州】MAH委托生产合规管理及能力提升实操线上3月22-24日【杭州】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QP)线上3月28-29日【线上】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线上3月30-31日【线上】化药工艺开发CQA及CPP评估实操演练报名咨询
培训报名负责人:王老师
微信/手机:15506140531(微信同号)感兴趣的朋友尽快落实一下人员组团报名可享受优惠 欢迎咨询报名更多服务(培训、检测、技术推广)
药驿站公众平台服务窗口:
识别微信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274190388@qq.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领英: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ks-v-peptide/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