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新药企药物研发,行业迎来新机遇
在风景秀丽的松山湖,坐落着医药行业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的抗流感“头把交椅”,东阳光的抗流感药物可威®在国内一直稳居第一,单品营收近70亿元。
东阳光的成功源于对创新和研发的高度重视,拥有完全自主的、持续的、系统的研发能力,可快速实现研发成果转化。过去10年间,东阳光已经申请发明专利2,305项,中国专利公开数量、授权公告数量在国内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一,连续7年入选由药智网发布的“中国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TOP2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迭代,人工智能与医药研发的结合也日益受到重视,人工智能辅助制药逐渐兴起。东阳光审视过去20年的创新研发积累,沉淀了大批可以用于人工智能的真实数据,例如早期研发、临床前研发、临床研发中收集到的各类化合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等数据,而这些数据正是人工智能技术中心最为关键的“语料”,在人工智能的驱动下,有可能极大的加速医药研发。
东阳光与华为云握手,将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应用于药物研发关键环节
药物研发主要分为药物发现、前期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和上市后研究,其中药物发现阶段是整个研发流程的开端,目的是获得临床候选药物。在传统模式中,药物研发平均周期超过10年,其中先导药物的设计就需要3到5年之久。科研团队首先要从上亿个小分子化合物中找到对目标靶点最有效的那一个,在这个过程中,团队需要不断地修改药物结构来提高其活性和成药性。每一次更新药物结构都意味着合成路线、药效评估实验等系列方案的重设和验证。因此,医药界有一个「双十定律」的说法——即需要超过10年时间、10亿美元的成本,才有可能成功研发出一款新药。即使如此,也只有约10%新药能被批准进入临床期。
目前,AI技术的参与主要集中于药物发现阶段,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将药物研发环节所需要的关键能力服务化,提供给有需要的企业按需使用,全流程支撑靶点发现、先导化合物优化,帮助药物研发人员发现成药性更好、结构更新颖的化合物,加速创新药研发。
东阳光为解决自身面临的技术难度大、研发风险高和研发周期长等难题,携手华为云在药物发现阶段融入了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环节,共创AI药物研发流水线,小分子药物虚拟筛选提升20倍,设计效率提升30%,大幅缩短了药物的研发周期,加快了新药的上市速度。
面向未来,依托东阳光在医药研发领域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丰富科研资产,结合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领先技术和算力等展开密切合作,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建立医药行业AI大模型标杆,谱写AI药物研发新篇章。
关注@华为云,了解更多资讯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