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引领区丨张江药谷:要素齐全,全链条服务,一块孕育创新药的“试验田”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一系列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包括首个独立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医生研究、中国企业研发的抗癌药呋喹替尼(商品名:爱优特®),首个国产pd-1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中国首款car-t细胞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商品名:奕凯达®)……

这几个“首个”、“首款”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张江。张江药谷历经30余年迭代发展,已发展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标志性园区之一。目前,张江药谷范围内,生物医药企业数量超过2300家,从业人员超过9万人,公共服务平台近200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个;获批1类新药上市23个;临床在研1类新药管线超过400个;获批创新医疗器械上市23个。

要素齐全,链条完整,

“不出张江统统都能搞定”

关于新药研发,行业内有一个共识: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需要长达十年、多达26亿美元的投入,且“九死一生”,技术难度大,风险高。

一款新药的诞生,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各个主体的参与,主要包括非临床阶段(即cmc,化学成分生产和控制)、临床前研究阶段和临床试验阶段、申报生产、上市审评等环节。

以张江药谷今年第一个获批上市的1类新药——科州制药的科露平®为例,从立项到上市,走过了整整十五年光阴。谈到张江的吸引力,科州制药创始人田红旗坦言:“在张江药谷,从研发、制剂到安评,做新药的各个环节一应俱全,不出张江统统都能搞定。”

“我们的目标是在浦东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热带雨林式’的生态环境。从化学药到生物药再到最新的细胞基因疗法,从源头创新到后期商业化,各种类型的生物医药企业都能在浦东茁壮成长。”浦东新区科经委总工程师凌刚说。

在浦东,一个巨大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在张江搭建,各种要素齐全,产业链成熟度高,集产业投资、项目孵化、公共平台、行业交流、新药发现、新药研发咨询、cro服务、ipo等新药研发必备要素于一体。

作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新药研发咨询先行者”科志康ceo张科之说:“毫无疑问,张江药谷是中国做药最好的地方,它是一个技术、资本、产业高度汇聚的地方。”

当初在张江药谷设立,科志康便是看中了这里高度集聚的产业链,“张江药谷的目标客户群体很多,我们做服务咨询肯定要到产业最聚集的地方来。”

作为科志康的客户,在张江药谷孵化的椎元医学研发负责人周伸奥也给出相似的评价:“中国新药研发,诞生在张江,发展在张江,繁荣在张江。椎元医学置身张江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中,既获益于张江药谷的孵化平台,也充分利用了张江共享平台的仪器设备。同时,这里上下游产业链十分完善,包括了力擎医药(组织采集合规)、科志康(新药研发管理咨询)、和元生物(cdmo)等。”

作为一家针对椎间盘退变相关疾病研发的创新企业,椎元医学和科志康达成合作后,借助后者高效的咨询专家团队开展工作,并于近日完成了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用于公司针对腰椎间盘退变的细胞治疗产品开发。

“2022年以来,椎元医学与科志康进行了深度的合作,合作范围涉及cmc法规资讯、非临床研究项目管理、pre-ind申报和ind申报的全流程。在日常合作中,科志康法规咨询团队会在3个工作日之内书面回复我们的咨询问题,助力研发团队快速作出判断和科学决策。”周伸奥介绍。

张江cro和各类平台,

为创新研发按下“加速键”

为椎元医学提供cdmo服务的和元生物也是一家典型的张江企业:孕育孵化在药谷,发展壮大在医谷。从张江药谷12平方米办公室起步,和元生物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个国际标准化的gmp基因药物生产平台。它也是与科志康长期合作的cro企业之一。

细胞与基因治疗是一条新兴赛道,张江走在国内前列。科志康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与和元生物合作了3个细胞药物,包括干细胞、体细胞以及通用car-t;基因治疗药物2个,包括溶瘤病毒、mrna。”

在他们看来,张江cro企业大多有以下特点:

●交付能力强,张江cro多是行业内头部企业,人才储备充足,设施设备一流,项目经验丰富,项目如期交付率高。

●沟通便捷性,距离近,沟通效率高,成本低。

除了和元生物,科志康还与包括来自张江的美迪西、益诺思、澎立生物、嗣新生物、药源药物、康龙化成、上海药物所安评中心等在内的超过20家cro企业和机构达成合作。通过有机整合这些cro企业,科志康可以为更多创新药企业提供服务。

2011年在张江创立的华领医药,充分享受到了张江药谷对小微企业的帮助。张江药谷为企业提供实验室、办公室、厂房、技术指导、产医融合平台等全方位支持,高研发成本、研究瓶颈等创新创业企业的共性问题,在各类服务企业和平台的强大助力下,被各个企业携手张江药谷共同克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施“轻资产”策略的华领医药,也免受自建实验室、动物房、厂房等设施的压力,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研发中,推动自主创新,加速药物上市进程。在生物医药创新创业企业茁壮成长的张江药谷,华领医药是其中的一员,也是众多在赋能后腾飞的企业缩影。

目前,张江药谷已集聚公共服务平台近200个。这些平台相继启用,将持续赋能药物和医疗器械创新,为生命健康企业的研发按下“加速键”。

链接资源,激发灵感,

“喝一杯咖啡谈一桩生意”

对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药物的发现、筛选、申报临床、临床试验、申报生产、上市等环节,若是每个环节都能准确高效地完成,那整体消耗的时间和成本就会大大缩减。

但研发和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不仅无法简省,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在可控的环节,就需要尽量做到“一次通过”。

张科之分享了一组数据:截至2024年4月30日,科志康统计了167个cgt企业,递交了439个ind,从企业成立至递交,平均76.8个月,中位数64.6个月;24个月内完成的为5个企业,仅占3.0%,24-36个月内完成的为21个,占12.6%。

要尽快实现技术产品化,就需要更快拿到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批文。然而,不同企业之间ind递交效率差别却如此之大,究其原因,便是部分企业对于ind所需的研发要求并不熟悉,且没有合适的人员专门负责ind,导致申请时出现“漏做”、“少做”、“错做”等情况,大大延缓进度。

很多企业选择张江的重要原因,就是张江拥有完整且集聚的产业链上下游,在这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张科之直言:“将来,药企的研发模式会出现变革,不会全部是内部研发,德勤跟摩根大通的数据也显示:内部研发的效率低于外部研发的效率,外部研发的速度是内部研发的3.2倍。”对于阶段性的、支持性的人才和平台,药企应尽可能地通过聘请专家顾问和委托cro完成,效率远比自建团队、内部开发要高得多。

如果药企选择合适的、熟悉开发流程和监管规则的第三方项目管理服务,不再招聘全职的药效、药代、毒理和注册人员,那么非临床研究的费用将节省80%以上,还能在研发过程中识别并解决注册风险,提升ind和新药上市申请(nda)注册效率。

科志康十分注重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其发起的志康论坛已成为张江生命科学沙龙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张江生命科学沙龙暨志康论坛070期“如何使用dmpk数据支持人体剂量设计和中美申报”座谈会在新装修的张江·中国药谷生物医药创新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截至目前,志康论坛已成功举办了84期,话题涵盖新药成果转化、细胞药、核酸药物、基因治疗、多肽等。

从2016年创立志康论坛以来,张科之坦言:“我们对整个创新药生态圈理解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全面。”他也希望继续扎根张江药谷,在这个巨大的产业生态圈内发挥自身的价值,“让新药研发的过程走得更快,成本更低”。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合肥科生景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经打造了全球领先的以肽为核心的生命分子发现、合成生产、结构优化、递送平台,主要瞄准肽发现及靶向递送,专注于为各大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科研单位提供一站式的定制化研发服务。 公司独有的KPDS™平台(KS-V Peptide Discovery Services Platform)是国际领先的的多肽药物发现平台,我们致力于创新药物的高效和精准开发,以科生景肽专有KPDS技术为核心,提供一站式,定制化的多肽发现服务,以灵活的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助力广大客户各类药物发现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应用探究,包括但并不限于疾病诊断及保健功能产品、多肽药物、核素偶联药物(RDC)、基于小分子的肽药物偶联物(PDC)和多功能肽偶联物等。
中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cn/
英文官网地址:https://www.ks-vpeptide.co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